Dr. Elki Cheung

【孩子需要幫忙嗎?從觀察到求助】

作為家長,當我們發現孩子在語言、社交、學習或行為上與同齡兒童有所不同時,常會感到不安:「我的孩子需要幫忙嗎?」及早識別孩子的發展需求,並尋求專業協助,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。

Q1:作為家長,我們應該觀察哪些「警訊」,來判斷孩子可能需要專業協助?

A1: 專業評估的起點,往往是家長系統性的觀察。您可以關注以下幾個領域的持續性困難:

發展里程碑:是否在語言、動作、社交等關鍵發展指標上,持續且顯著地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普遍範圍。
情緒與行為調節:是否頻繁出現極端的情緒爆發、難以安撫;或表現出過度的焦慮、退縮、攻擊性行為。
社交互動:是否對與同伴玩耍缺乏興趣、缺乏眼神交流、難以理解社交規則或他人情緒。
學習與專注:在進入學齡期後,是否在學習新知識、維持課堂專注、完成學業任務上表現出極大困難。


Q2:如果觀察到這些警訊,家長的下一步該怎麼做?

A2: 請採取冷靜且有條理的步驟:
系統性記錄 (Record):具體、客觀地記錄下您觀察到的行為。記下何時、何地、發生了什麼、持續多久、您的應對方式以及孩子的反應。這些第一手資料對於專業人員的判斷極具價值。

諮詢第一線專業人員 (Consult):將您的觀察與記錄帶去與您信任的醫生或學校老師討論。他們可以提供初步的意見,並判斷是否需要轉介至更專門的服務。

尋求全面評估 (Assess):若有需要,下一步便是尋求精神科醫生、臨床心理學家或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全面評估。一個完整的評估能釐清孩子困難的根本原因,並為後續的介入方案提供清晰的方向。

Q3: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過程中,家長該如何調適心態,保持耐心與信心?

A3: 這是一條挑戰與成長並存的道路。照顧好自己的內心,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:

  • 接納與自我關懷:接納孩子當下的樣子,也接納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。請理解,孩子的困難不是任何人的錯。對自己溫柔一些。
  • 專注於微小進步:不要用「完美」或「跟上所有人」作為標準。為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喝彩,這會給您和孩子帶來持續前進的動力。
  • 尋求同儕與社群支持:連結有相似經歷的家長群體,分享經驗、互相打氣。您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,這份連結感本身就是一種療癒。
  • 成為學習型的家長:主動學習與孩子狀況相關的知識,了解不同的支持策略。知識能驅散未知的恐懼,賦予您信心。

透過這些策略,家長能在觀察和支持孩子的過程中保持正向態度,讓孩子在安全、支持的環境中持續成長。

#孩子發展 #兒童成長 #育兒指南 #家長必讀 #早期介入 #學習支援 #發展里程碑 #專注力 #社交能力 #語言發展 #行為管理 #育兒技巧 #親子教育 #香港家長 #家庭教育 #孩子學習 #自信心 #日常觀察 #正向教養 #家長支持

查詢/聯絡
Select the fields to be shown. Others will be hidden. Drag and drop to rearrange the order.
  • Image
  • SKU
  • Rating
  • Price
  • Stock
  • Availability
  • Add to cart
  • Description
  • Content
  • Weight
  • Dimensions
  • Additional information
Click outside to hide the comparison bar
Comp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