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r. Elki Cheung

【坐不定住就是過度活躍症嗎?「專注力不足」=「ADHD」? 】

「我個仔成日坐不定,做功課經常分心,擔心佢係唔係有AD/HD?」好多家長都有呢個疑惑。其實,坐唔定唔一定等同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(ADHD)。今次我哋希望幫家長冷靜分析,了解情況,知道下一步可以點做——你唔係孤單,專業支援會幫到你。

Q1:小朋友有 ADHD 是先天還是後來環境因素造成的?

A1: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(ADHD)的成因至今未完全清楚,但主要來自先天的神經發展差異:

ADHD(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)主要是由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影響綜合造成的。

ADHD 是天生的嗎?

是的,ADHD 很大程度上跟孩子的基因和大腦發育有關,這是與生俱來的。這些先天因素包括:

  1. 遺傳因素
  • ADHD 有很強的遺傳傾向,如果父母有 ADHD,孩子患 ADHD 的風險會高很多。
  1. 大腦發育差異
  • ADHD 孩子的某些大腦區域(例如前額葉皮層,負責專注、計劃和衝動控制)可能發育得比較慢或功能異常。
  • 大腦中的「多巴胺」系統(與注意力和行為控制有關)可能運作不正常。
  1. 其他先天影響
  • 媽媽在懷孕期間如果有吸煙、飲酒、壓力過大,或者孩子是早產、出生體重過低,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 ADHD 的風險。

後天環境影響 ADHD 嗎?

雖然 ADHD 本質上是跟大腦發育有關,但後天的環境確實會讓症狀變得更明顯或更輕微。比如孩子小時候暴露在鉛污染環境中,或者缺乏足夠的營養,可能會影響大腦發育,讓 ADHD 更明顯。ADHD 不是因為「父母的教養不好」導致的,但如果家庭環境很混亂,或者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支持,可能會讓症狀變得更難處理。相反,穩定、支持性的家庭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 ADHD 的挑戰。在學校裡,如果孩子感到壓力過大,或者老師對 ADHD 的特性不了解,可能讓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和衝動行為更加突出。

糖或飲食不會直接引起 ADHD

  • 雖然高糖飲食或某些食品添加劑可能讓孩子的行為更活躍,但這不是 ADHD 的根本原因。
 
Q2:我擔心孩子知道自己患有ADHD後會失去自信,怎麼辦?

A2:適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有 ADHD,反而有助減低挫敗感,建立現實的自我期望與策略。

ADHD(專注力不足/過度活躍症)屬於神經發展障礙,並非性格問題。ADHD 患者的大腦在以下區域常見功能差異:

  • 前額葉皮質(prefrontal cortex):與注意力控制、行為抑制及工作記憶有關;
  • 基底神經節(basal ganglia)與小腦(cerebellum):涉及動作調節與反應選擇;
  • 神經傳導物質(特別是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)系統異常:影響獎勵感、動機與情緒反應。

當這些區域功能調節失衡時,便會出現持續的注意力不足、衝動控制困難或過度活躍行為。孩子在未了解這些生理背景時,常會將失敗歸咎於自己不夠好,長遠造成低自尊與學業挫敗。有科學根據的病識感(insight)建立,對提升依從性、功能回復與自我接納均有明顯幫助。

當孩子表現出坐立不安、難以專注等情況,家長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。這份關注反映出你在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角色。若孩子的行為已持續影響生活及學習,建議儘早向老師、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尋求意見。透過正確的評估與適切支援,許多孩子都能逐步改善,健康成長。

#專注力不足 #坐唔定  #過度活躍症 #ADHD香港 #小朋友專注問題 #兒童行為問題  #家長疑問
#專注力訓練 #育兒支援 #注意力訓練 #精神健康教育 #行為管理 #育兒貼士 #正向育兒 #學習困難 #課堂支援 #學校合作 #家庭角色 #腦部發展差異

查詢/聯絡
Select the fields to be shown. Others will be hidden. Drag and drop to rearrange the order.
  • Image
  • SKU
  • Rating
  • Price
  • Stock
  • Availability
  • Add to cart
  • Description
  • Content
  • Weight
  • Dimensions
  • Additional information
Click outside to hide the comparison bar
Compare